咨询电话

13611188164

宝应永明疏通(宝应县管道疏通)

发布日期:2022-10-18 02:28 来源:[db:出处] 本文有32915个文字,大小约为97KB,预计阅读时间83分钟
摘要:

中国有多少个皇帝?都是谁?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

中国有多少个皇帝?都是谁?

宝应永明疏通(宝应县管道疏通)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

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均仅一年多。

参考资料: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妣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

中国古代各朝皇帝是谁?

宝应永明疏通(宝应县管道疏通)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少昊 金天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帝挚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十七王,建都:安 (今山西雯县)。

1、宗神夏禹 ??年 2、帝启 9年 3、太康 29年 4、仲康 l3年

5、帝相 28年 --(羿-寒浞) 40年 6、少康 22年 7、帝抒 17年

8、帝槐 26年 9、帝芒 l8年 lO、帝泄 l6年 l1、不降 59年

l2、帝扃 2l年 l3、胤甲 2l年 l4、帝孔甲 3l年 l5、帝皋 l1年

l6、帝发 l9年 17、履癸 53年。

 3 商

汤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雍己太戊 中丁 外壬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周;分西周、东周,姬姓,建都:镐京(西安)、洛阳。

西周:公元前l122--770 共353年。历十二帝。建都:镐京。

l、武王发 7年 2、成王诵 37年 3、康王钊 26年 4、昭王瑖 5l年 5、穆王满 55年

6、共王紧扈 l2年 7、懿王囏 25年 8、孝王辟方 15年 9、夷王变 16年

l0、厉王胡 37年 -共和时代 l4年- ll、宣王靖 46年 12、幽王宫湼 ll年。

武王之前还有:古公亶父(太王)、季历、文王,虽有强大的势力,但在名义上

仍是商朝属下的一个诸候国。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因为太多,各王室姓氏一下难以查找,敬请原谅。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启 l6年。

6、武帝彻 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骜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婴 居摄,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殇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顺帝保 永建 l9年。

8、冲帝炳 永加 l年。

9、质帝钻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灵帝宏 建宁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中国皇帝列表,中国历代时间表,中国各朝代列表

◆◆◆华夏民族历代的皇帝◆◆◆

宝应永明疏通(宝应县管道疏通)

1.三皇五帝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皇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黄",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2.夏朝(约前2146-约前1675)

夏禹 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 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太康 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 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

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

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 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 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 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 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 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 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 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 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 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 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暴虐嗜杀,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3.商朝(约前1675-约前1029)

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

阳甲 在位7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 在位6年

廪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纣 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4.西周(约前1029-前771)

元前1097年登基

元前1046年去位

文王(姬昌)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46年(在位51年)

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在位51年,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暂无.

元前1046年登基

元前1043年去位

武王(姬发)8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43年(在位3年)

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根据最新的断代工程确定,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之后在商王畿设三监治理,并继续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势力。同时,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异姓功臣.克商二年后,武王病重死。 武王死时54岁。 暂无.

元前1042年登基

元前1021年去位

成王(姬诵)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21年(在位21年)

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 暂无.

元前1020年登基

元前996年去位

康王(姬钊)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96年(在位24年)

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暂无.

元前995年登基

元前997年去位

昭王(姬瑕)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97年(在位-2年)

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暂无.

元前976年登基

元前922年去位

穆王(姬满)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22年(在位54年)

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暂无.

元前922年登基

元前900年去位

共王(姬伊扈)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00年(在位22年)

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暂无.

元前899年登基

元前892年去位

懿王(姬囏)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92年(在位7年)

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暂无.

元前891年登基

元前886年去位

孝王(姬辟方)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86年(在位5年)

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暂无.

元前885年登基

元前878年去位

夷王(姬燮)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78年(在位7年)

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暂无.

元前877年登基

元前841年去位

厉王(姬胡)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27年(在位36年)

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他竟被国人放逐。 厉王奔彘,

元前841年登基

元前828年去位

周,召(共和)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13年)

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厉王奔彘,

元前827年登基

元前782年去位

宣王(姬静)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82年(在位45年)

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他内修政事,外广征伐,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

元前781年登基

元前771年去位

幽王(姬宫生)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71年(在位10年)

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 烽火戏诸侯,

5.东周(前770-前256)

元前770年登基

元前720年去位

平王(宜臼)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20年(在位50年)

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而周室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 暂无.

元前719年登基

元前697年去位

桓王(林)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97年(在位22年)

平王孙,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就是史书说的“箭射王肩”。 暂无.

元前696年登基

元前681年去位

庄王(佗)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81年(在位15年)

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杀庄王而要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告发,庄王杀死周公。王子克逃往燕国。 一鼓作气(长勺之战),

元前682年登基

元前677年去位

厘王(胡齐)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77年(在位5年)

庄王子.厘王三年时,齐桓公开始称霸. 齐桓公称霸,

元前677年登基

元前652年去位

惠王(阆)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52年(在位25年)

厘王子.即位初,庄王还有一子叫颓,而且很受宠。及惠王即位,颓联络众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计划召燕国、卫国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至郑国。颓称王。郑国、虢国国君大怒。四年,郑国和虢国发兵讨伐,杀死颓,又立惠王。惠王十年的时候,赐齐桓公为伯。 暂无.

元前651年登基

元前619年去位

襄王(郑)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9年(在位32年)

惠王子.惠王王后生子叔带,很受惠王宠爱,襄王也很畏惧他的势力。三年,叔带勾结戎、翟讨伐襄王,襄王要杀叔带,叔带逃往齐国。齐桓公派管仲平灭威胁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灭威胁晋国的外戎。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拒绝.于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礼的款待,回国。九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卒。三十一年,秦穆公卒。 介子推与清明节,城濮大战,崤之战,

元前619年登基

元前613年去位

顷王(壬臣)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3年(在位6年)

襄王子. 暂无.

元前612年登基

元前606年去位

匡王(班)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06年(在位6年)

顷王子. 暂无.

元前606年登基

元前585年去位

定王(瑜)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85年(在位21年)

匡王弟.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孙满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庄王死。 一鸣惊人,

元前585年登基

元前571年去位

简王(夷)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71年(在位14年)

定王子.简王十三年,晋国国君厉公被杀,晋国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为悼公。 鄢陵之战,

元前571年登基

元前544年去位

灵王(泄心)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44年(在位27年)

简王子.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杀死齐国君庄公。 暂无.

元前544年登基

元前521年去位

景王(贵)

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23年)

灵王子. 专诸刺僚,

元前520年登基

元前520年去位

悼王(猛)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20年(在位0年)

景王子.景王喜爱儿子朝,但景王死后.国人立长子猛为王.但被子朝杀死. 暂无.

元前519年登基

元前476年去位

敬王(丐)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76年(在位43年)

景王子.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柏举之战(孙子灭楚),卧薪尝胆,田氏代齐,孔子去世,

元前476年登基

元前468年去位

元王(仁)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68年(在位8年)

敬王子. 暂无.

元前468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定王(介)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27年)

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这是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 三家分晋,

元前441年登基

元前441年去位

哀王(去疾)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0年)

定王长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这里就将哀王,思王列在一起 暂无.

元前440年登基

元前425年去位

考王(嵬)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25年(在位15年)

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死后,儿子威公代立。威公死后,儿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儿子在巩这个地方,号东周惠公。 暂无.

元前425年登基

元前401年去位

威烈王(午)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01年(在位24年)

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给与韩、魏、赵诸侯的身份. 吴起变法,

元前401年登基

元前375年去位

安王(骄)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75年(在位26年)

威烈王子.即位这一年,楚国盗杀楚声王 暂无.

元前375年登基

元前367年去位

烈王(喜)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67年(在位8年)

安王子. 暂无.

元前367年登基

元前321年去位

显王(扁)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21年(在位46年)

烈王弟.显王五年,秦献公称伯。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 商鞅变法,孙膑庞涓斗智,

元前320年登基

元前314年去位

慎靓王(定)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14年(在位6年)

显王子. 秦灭巴蜀,

元前314年登基

元前256年去位

赧王(延)

出生:不详--去世:元前256年(在位58年)

慎靓王子.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 孟子,伊阙之战,田单火牛阵破燕,屈原之死,长平之战,窃符救赵,

6.春秋(前770-前476)

齐桓公

前685年即位,在位43年

齐桓公姜小白,齐国乃姜太公的封地,桓公是姜太公吕尚十二代孙,齐襄公弟。襄公死后,先公子纠回国即位,并用管仲为相,逐渐强国,是最早的诸侯盟主,在位43年,死于前643年。

晋文公(前698-前628)

前637年即位,在位9年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国是周成王(周武王子)弟唐叔的封地,是周室宗亲。重耳是晋献公的次子,早年因怕被献公杀出逃,周游各国,尝尽人间酸苦,直到前637年才回国即位,已经是62岁高龄了。他即位后注意发展农业,手工业,使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前632年在与楚国的城濮大战中,大败楚军而名镇天下,成为盟主,“退避三舍”的成语也出自这次战争。晋文公在位9年死,但晋国的霸业则长达80多年。

秦穆公

前659年即位,在位38年

秦穆公赢任好,前656年娶了晋献公的女儿,与晋国结成秦晋之好,但秦国与晋国还是爆发了肴之战,秦国打败,穆公励精图治,用百里奚等人,终于于前624年打败晋军,遂霸西戎。

宋襄公

前650即位,在位13年

宋襄公姓子名兹父,宋国是商纣王兄微子的封地。襄公未即位就贤名原扬,即位后又一派盟主作风,号盟诸侯,单只有一些小国参加,襄公怒,发兵功楚,与楚国战于“泓”,楚军过河,宋将要半渡击之,宋襄公不准,等楚军过河后,列好队,宋军被楚军大得大败。宋襄公“以礼治军”,贻误战机,被后人耻笑。

楚庄王

前613即位,在位22年

楚庄王姓芈名侣,楚穆王的儿子。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淫乐。后经大臣伍举谏言,勤理政事,三年而霸,这就是“一鸣惊人”的来历。他任孙叔敖为相,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楚强。先后征服大小国二十多个,成为中原霸主。

7.战国(前475-前221

秦孝公(前382-前338)

前361年即位,在位24年

秦孝公赢渠梁,秦献公子,即位时秦国比较落后,遭东方各国歧视,他任用卫鞅为相,实行变法,即“商鞅变法”,鼓励生产,论功行赏,实行连坐法等,大大加速了秦国废除奴隶制的过程,国力提高很快,秦孝公死于前338年,时年45岁。他死后商鞅被杀,但变法的成果被继承下来,秦国逐渐发展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齐威王(-前320)

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齐威王田因齐,齐国国王本是姜姓,是姜子牙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齐王,自立为齐国主,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事,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他在位36年,死于前320年。

魏惠王(-前319)

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

魏惠王魏茔,魏武侯子。即位时魏国是鼎盛时期,但在以后的战争中,大败于齐国,开始衰弱,他死于前319年。

燕昭王(-前279)

前311即位,在位32年

燕昭王姬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赵武灵王(-前295)

前325即位,在位27年

赵武灵王赵雍。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8.秦朝(前221-前207)

元前247年登基

元前210年去位

秦始皇(赢政)8

出生:元前259年--去世:元前210年(在位37年)

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

从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 秦灭韩赵,荆轲刺秦王,秦灭燕魏,秦灭楚,焚书坑儒,

元前209年登基

元前207年去位

秦二世(赢胡亥)

出生:元前230年--去世:元前207年(在位2年)

秦二世,姓赢名胡亥,始皇第十八子,始皇出巡死于沙丘,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赐扶苏死。 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无人道的统治,终于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二世胡亥于前207年被赵高杀死,时年24岁。 揭竿而起,

9.西汉(前206-8)

元前206年登基

元前195年去位

汉高祖(刘邦)8

出生:元前256年--去世:元前195年(在位11年)

汉高祖刘邦,字季,出身农民家庭,陈胜反秦起义,刘邦响应,自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后又与项羽争天下,经4年,打败项羽。与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刘邦在位12年,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 垓下之战,白登之围,

元前195年登基

元前188年去位

惠帝(刘盈)

出生:元前211年--去世:元前188年(在位7年)

刘盈,刘邦的儿子,母吕后(雉)。刘盈为人软弱,吕后专权。在位8年,死于前188年,时年24岁。 暂无.

元前188年登基

元前180年去位

吕后(吕雉)

出生:元前241年--去世:元前180年(在位8年)

吕后,姓吕名雉,刘邦妻子。她是刘邦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刘邦死后,惠帝立,吕后掌权,她手段残忍,野心勃勃。惠帝死后,她先后选立刘恭,刘弘为帝,自己掌握实权,又大封吕氏家族。她死于前180年,时年62岁。死后,吕氏家族就被陈平,周勃一网打尽 暂无.

元前180年登基

元前157年去位

文帝(刘恒)8

出生:元前202年--去世:元前157年(在位23

中国历代王朝

黄帝 轩辕氏

颛顼 高阳氏

帝喾 高辛氏

唐尧 放勋

虞舜 重华

1、宗神夏禹

商;商汤 -桀

西周:

l、武王发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春秋战国:

春秩,公元前77O--475,战国,公元前475--22l年。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

处于四分五裂割据的状态,大小国家约有一百二十多个。经过不断兼并,到战国初年,

也有十几个国家,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即有名的“战国七雄”。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吕后专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长安。

l、王莽,始建国,l5年。

2、淮阳王刘玄 更始,3年。

东汉:公元25--220,共195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洛阳。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献帝协 初平 32年。

三国:三国始于22O年魏国代汉,终于265年晋国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挟汉献

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O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历五帝,建都:许昌。

l、文帝丕 黄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齐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贵乡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乡公奂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 章武 3年。

2、后主 禅 建兴 4l年。

吴:公元222--28O 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大帝 权 黄武 31年。

2、会稽王亮 建兴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乌程候皓 元兴 l7年。

晋:

西晋: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1、武帝司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马衷 永熙 17年

3、怀帝司马炽 永加 5年。

4、憨帝司马业 建兴 4年。

东晋: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马绍 太宁 3年。

3、成帝司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马丕 隆和 4年。

7、废帝司马奕 太和 6年。

8、简文帝司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 24年。

l0、安帝司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国:304--439 十六国建立可分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蜀(成汉)、汉和前赵、

后赵、前燕、前秦、前凉。还有鲜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闵的‘魏’不在十六国

内。后期的政权有:后秦、后燕、南燕、北燕、后凉、南凉、西凉、北凉、西秦、

夏。此外还有‘西燕’不在十六国内。

蜀: 303--347 共七个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寿 5年 7、李 势 5年。

前赵:304--329 匈奴 建都:平阳(山西临汾) 历五帝

l、刘 渊 6年 2、刘 和 l年 3、刘 聪 8年 4、刘l 杰 l年 5、刘 曜 l3年

后赵:319--352 历7帝,羯族人,建都:襄国(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闵 3年。

前燕:357--37O 历三帝,鲜卑族,建都:邺(河北临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历六帝,氐族,建都:长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坚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荣 l年

前凉:313--376 汉族,历7帝,建都:姑臧。

l、张 茂 5年 2、张 骏 22年 3、张重华 9年 4、张耀灵 l年 5、张 祚 3年

6、张玄靓 9年 7、张天钖 l2年。

后秦:384--4l7 羌族,历3帝,建都:长安。

l、姚 苌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后燕:384--409 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宝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云 3年。

南燕:398--4lO 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山东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 跋 22年 2、冯 弘 6年。

后凉:386--4O3 氐族,历四帝,建都:姑臧。

1、吕 光 13年 2、吕 绍 l年 3、吕 篡 1年 4、吕 隆 1年。

南凉:397--4l4 鲜卑族,历三帝,建都:乐都。

l、秃发乌狐 3年 2、秃发利鹿狐 3年 3、秃废傉檀 13年。

西凉:4O0--42O 汉族,历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凉:397--439 匈奴,历三帝,建都:张掖。

1、段 业 4年 2、沮渠蒙逊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皋兰)。

1、乞伏国仁 3年 2、乞伏乾归 24年 3、乞伏炽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陕西横山)。

l、赫连勃勃 19年 2、赫连 昌 4年 3、赫连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个皇帝。

一、武帝刘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刘义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刘义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刘骏 孝建 11年。

五、废帝刘予业 永元 l年。

六、明帝刘 彧 秦始 8年。

七、后废帝刘昱 元徴 5年。

八、顺帝刘 准 升明 3年。

齐:479--5Ol,共23年,七个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赜 永明 ll年。

三、废帝肖昭业 隆昌 l年。

四、废帝肖昭文 延兴 l年。

五、明帝肖 鸾 建武 5年。

六、东昏侯宝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宝融 中兴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个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监 48年。

二、简文帝肖纲 大宝 2年。

三、元帝肖 绎 承圣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绍泰 3年。

陈:557--589,共33年,五个皇帝。

一、武帝陈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陈 倩 天加 7年。

三、废帝陈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陈 顼 太建 l4年。

五、后主陈叔宝 至德 7年。

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个皇帝。鲜卑拓跋氏,建都: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寿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献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诩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节闵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东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善见,建都:邺。

西魏:535--557,共23年,四个皇帝,建都:长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宝炬 17年 3、废帝钦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齐:55O--577,共28年,五i个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后主纬 11年

5、幼主恒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个皇帝,宇文氏,建都:长安

1、孝愍帝觉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赟 l年

5、静帝阐 2年。

隋朝:58l--6l8 杨姓 建都:长安(西安)

一、文帝杨坚 开皇 24年。(文帝有二个年号:开皇58l--60O、仁寿60l--6O4)

二、炀帝杨广 大业 12年。

三、恭帝杨侑 义宁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贞观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显 嗣圣 1年。

五、武则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复辟) 神龙 5年。

七、睿宗 旦 景云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肃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宝应 17年。

十一、德宗 适 建中 26年。

十二、顺宗 诵 永贞 l年。

十三、宪宗 纯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恒 长庆 4年。

十五、敬宗 湛 宝历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会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龙纪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国 9O7--96O

五代:

后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开平 6年。

二、末帝友贞 乾化 11年。

后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阳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从厚 应顺 l年。

四、废帝从珂 清泰 2年。

后晋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贵 开运 4年。

后汉 947--95O 共4年 刘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远 天福 2年。

二、隐帝承佑 乾佑 2年。

后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广顺 3年。

二、世宗 荣 显德 6年。

三、恭德宗训 l年。

十国: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吴: 892--937 建都:杨卅

一、杨行密 15年。

二、杨 渥 3年。

三、杨隆演 lO年。

四、杨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长沙

一、马 殷 35年。

二、马希声 2年。

三、马希范 l5年。

四、马希广 3年。

五、马希萼 2年。

六、马希崇 l年。

闽: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审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义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荆南:9O7--96建都:荆州

一、高季兴 22年。

二、高从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继冲 l年。

南汉:9O5--97l 建都:广州

一、刘 隐 12年。

二、刘 ? 32年。

三、刘 玢 1年。

四、刘 晟 l6年。

五、刘 鋹 l3年。

吴越:893--978 建都:钱塘

一、钱 鏐 41年。

二、钱元瓘 lO年。

三、钱 佐 6年。

四、钱 倧 l年。

五、钱 俶 40年。

北汉:951--979 建都:太原

一、刘 崇 4年。

二、刘 钧 l4年。

三、刘继恩 l年。

四、刘继元 1l年。

后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与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顼,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l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

据明初官修《元史》记载,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l206--l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张献忠,年号大顺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号弘光 Z}(n

唐王 朱聿键,年号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号永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

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

二、圣祖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

八、穆宗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为宣统,在位 3年。

中华民国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洪宪。

从河南省济源市到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有全程高速吗

全国各省县市名称(全)

中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845个市辖区,374个县级市,1470个县,117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林区。

全国各省县市名称如下:

北京市

市辖区: 东城区 西城区 崇文区 宣武区 朝阳区 丰台区 石景山区 海淀区 门头沟区 房山区 通州区 顺义区 昌平区 大兴区 怀柔区 平谷区

县: 密云县 延庆县

天津市

市辖区: 和平区 河东区 河西区 南开区 河北区 红桥区 塘沽区 汉沽区 大港区 东丽区 西青区 津南区 北辰区 武清区 宝坻区

县: 宁河县 静海县 蓟 县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市辖区 长安区 桥东区 桥西区 新华区 井陉矿区 裕华区 井陉县 正定县 栾城县 行唐县 灵寿县 高邑县 深泽县 赞皇县 无极县 平山县 元氏县 赵 县 辛集市 藁城市 晋州市 新乐市 鹿泉市

唐山市: 市辖区 路南区 路北区 古冶区 开平区 丰南区 丰润区 滦 县 滦南县 乐亭县 迁西县 玉田县 唐海县 遵化市 迁安市

秦皇岛市: 市辖区 海港区 山海关区 北戴河区 青龙满族自治县 昌黎县 抚宁县 卢龙县

邯郸市: 市辖区 邯山区 丛台区 复兴区 峰峰矿区 邯郸县 临漳县 成安县 大名县 涉 县 磁 县 肥乡县 永年县 邱 县 鸡泽县 广平县 馆陶县 魏县 曲周县 武安市

邢台市: 市辖区 桥东区 桥西区 邢台县 临城县 内丘县 柏乡县 隆尧县 任 县 南和县 宁晋县 巨鹿县 新河县 广宗县 平乡县 威 县 清河县 临西县 南宫市 沙河市

保定市: 市辖区 新市区 北市区 南市区 满城县 清苑县 涞水县 阜平县 徐水县 定兴县 唐 县 高阳县 容城县 涞源县 望都县 安新县 易县 曲阳县 蠡 县 顺平县 博野县 雄 县 涿州市 定州市 安国市 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 市辖区 桥东区 桥西区 宣化区 下花园区 宣化县 张北县 康保县 沽源县 尚义县 蔚 县 阳原县 怀安县 万全县 怀来县 涿鹿县 赤城县 崇礼县

承德市: 市辖区 双桥区 双滦区 鹰手营子矿区 承德县 兴隆县 平泉县 滦平县 隆化县 丰宁满族自治县 宽城满族自治县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沧州市: 市辖区 新华区 运河区 沧 县 青 县 东光县 海兴县 盐山县 肃宁县 南皮县 吴桥县 献 县 孟村回族自治县 泊头市 任丘市 黄骅市 河间市

廊坊市: 市辖区 安次区 广阳区 固安县 永清县 香河县 大城县 文安县 大厂回族自治县 霸州市 三河市

衡水市: 市辖区 桃城区 枣强县 武邑县 武强县 饶阳县 安平县 故城县 景 县 阜城县 冀州市 深州市

山西省

太原市: 市辖区 小店区 迎泽区 杏花岭区 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 晋源区 清徐县 阳曲县 娄烦县 古交市

大同市: 市辖区 城 区 矿 区 南郊区 新荣区 阳高县 天镇县 广灵县 灵丘县 浑源县 左云县 大同县

阳泉市: 市辖区 城 区 矿 区 郊 区 平定县 盂 县

长治市: 市辖区 城 区 郊 区 长治县 襄垣县 屯留县 平顺县 黎城县 壶关县 长子县 武乡县 沁 县 沁源县 潞城市

晋城市: 市辖区 城 区 沁水县 阳城县 陵川县 泽州县 高平市

朔州市: 市辖区 朔城区 平鲁区 山阴县 应 县 右玉县 怀仁县

晋中市: 市辖区 榆次区 榆社县 左权县 和顺县 昔阳县 寿阳县 太谷县 祁 县 平遥县 灵石县 介休市

运城市: 市辖区 盐湖区 临猗县 万荣县 闻喜县 稷山县 新绛县 绛 县 垣曲县 夏 县 平陆县 芮城县 永济市 河津市

忻州市: 市辖区 忻府区 定襄县 五台县 代 县 繁峙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神池县 五寨县 岢岚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偏关县 原平市

临汾市: 市辖区 尧都区 曲沃县 翼城县 襄汾县 洪洞县 古 县 安泽县 浮山县 吉 县 乡宁县 大宁县 隰 县 永和县 蒲 县 汾西县 侯马市 霍州市

吕梁市: 市辖区 离石区 文水县 交城县 兴 县 临 县 柳林县 石楼县 岚 县 方山县 中阳县 交口县 孝义市 汾阳市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市辖区 新城区 回民区 玉泉区 赛罕区 土默特左旗 托克托县 和林格尔县 清水河县 武川县

包头市: 市辖区 东河区 昆都仑区 青山区 石拐区 白云矿区 九原区 土默特右旗 固阳县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乌海市: 市辖区 海勃湾区 海南区 乌达区

赤峰市: 市辖区 红山区 元宝山区 松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林西县 克什克腾旗 翁牛特旗 喀喇沁旗 宁城县 敖汉旗

通辽市: 市辖区 科尔沁区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开鲁县 库伦旗 奈曼旗 扎鲁特旗 霍林郭勒市

鄂尔多斯市: 东胜区 达拉特旗 准格尔旗 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旗 杭锦旗 乌审旗 伊金霍洛旗

呼伦贝尔市: 市辖区 海拉尔区 阿荣旗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鄂伦春自治旗 鄂温克族自治旗 陈巴尔虎旗 新巴尔虎左旗 新巴尔虎右旗 满洲里市 牙克石市 扎兰屯市 额尔古纳市 根河市

巴彦淖尔市: 市辖区 临河区 五原县 磴口县 乌拉特前旗 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 杭锦后旗

乌兰察布市: 市辖区 集宁区 卓资县 化德县 商都县 兴和县 凉城县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 四子王旗 丰镇市

兴安盟: 乌兰浩特市 阿尔山市 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中旗 扎赉特旗 突泉县

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市 锡林浩特市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右旗 东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太仆寺旗 镶黄旗 正镶白旗 正蓝旗 多伦县

阿拉善盟: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额济纳旗

辽宁省

沈阳市: 市辖区 和平区 沈河区 大东区 皇姑区 铁西区 苏家屯区 东陵区 新城子区 于洪区 辽中县 康平县 法库县 新民市

大连市: 市辖区 中山区 西岗区 沙河口区 甘井子区 旅顺口区 金州区 长海县 瓦房店市 普兰店市 庄河市

鞍山市: 市辖区 铁东区 铁西区 立山区 千山区 台安县 岫岩满族自治县 海城市

抚顺市: 市辖区 新抚区 东洲区 望花区 顺城区 抚顺县 新宾满族自治县 清原满族自治县

本溪市: 市辖区 平山区 溪湖区 明山区 南芬区 本溪满族自治县 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市: 市辖区 元宝区 振兴区 振安区 宽甸满族自治县 东港市 凤城市

锦州市: 市辖区 古塔区 凌河区 太和区 黑山县 义 县 凌海市 北宁市

营口市: 市辖区 站前区 西市区 鲅鱼圈区 老边区 盖州市 大石桥市

阜新市: 市辖区 海州区 新邱区 太平区 清河门区 细河区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彰武县

辽阳市: 市辖区 白塔区 文圣区 宏伟区 弓长岭区 太子河区 辽阳县 灯塔市

盘锦市: 市辖区 双台子区 兴隆台区 大洼县 盘山县

铁岭市: 市辖区 银州区 清河区 铁岭县 西丰县 昌图县 调兵山市 开原市

朝阳市: 市辖区 双塔区 龙城区 朝阳县 建平县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北票市 凌源市

葫芦岛市: 市辖区 连山区 龙港区 南票区 绥中县 建昌县 兴城市

吉林省

长春市: 市辖区 南关区 宽城区 朝阳区 二道区 绿园区 双阳区 农安县 九台市 榆树市 德惠市

吉林市: 市辖区 昌邑区 龙潭区 船营区 丰满区 永吉县 蛟河市 桦甸市 舒兰市 磐石市

四平市: 市辖区 铁西区 铁东区 梨树县 伊通满族自治县 公主岭市 双辽市

辽源市: 市辖区 龙山区 西安区 东丰县 东辽县

通化市: 市辖区 东昌区 二道江区 通化县 辉南县 柳河县 梅河口市 集安市

白山市: 市辖区 八道江区 抚松县 靖宇县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江源县 临江市

松原市: 市辖区 宁江区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长岭县 乾安县 扶余县

白城市: 市辖区 洮北区 镇赉县 通榆县 洮南市 大安市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吉市 图们市 敦化市 珲春市 龙井市 和龙市 汪清县 安图县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市辖区 道里区 南岗区 道外区 香坊区 动力区 平房区 松北区 呼兰区 依兰县 方正县 宾 县 巴彦县 木兰县 通河县 延寿县 阿城市 双城市 尚志市 五常市

齐齐哈尔市: 市辖区 龙沙区 建华区 铁锋区 昂昂溪区 富拉尔基区 碾子山区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龙江县 依安县 泰来县 甘南县 富裕县 克山县 克东县 拜泉县 讷河市

鸡西市: 市辖区 鸡冠区 恒山区 滴道区 梨树区 城子河区 麻山区 鸡东县 虎林市 密山市

鹤岗市: 市辖区 向阳区 工农区 南山区 兴安区 东山区 兴山区 萝北县 绥滨县

双鸭山市: 市辖区 尖山区 岭东区 四方台区 宝山区 集贤县 友谊县 宝清县 饶河县

大庆市: 市辖区 萨尔图区 龙凤区 让胡路区 红岗区 大同区 肇州县 肇源县 林甸县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伊春市: 市辖区 伊春区 南岔区 友好区 西林区 翠峦区 新青区 美溪区 金山屯区 五营区 乌马河区 汤旺河区 带岭区 乌伊岭区 红星区 上甘岭区 嘉荫县 铁力市

佳木斯市: 市辖区 永红区 向阳区 前进区 东风区 郊 区 桦南县 桦川县 汤原县 抚远县 同江市 富锦市

七台河市: 市辖区 新兴区 桃山区 茄子河区 勃利县

牡丹江市: 市辖区 东安区 阳明区 爱民区 西安区 东宁县 林口县 绥芬河市 海林市 宁安市 穆棱市

黑河市: 市辖区 爱辉区 嫩江县 逊克县 孙吴县 北安市 五大连池市

绥化市: 市辖区 北林区 望奎县 兰西县 青冈县 庆安县 明水县 绥棱县 安达市 肇东市 海伦市

大兴安岭地区: 呼玛县 塔河县 漠河县

上海市

市辖区: 黄浦区 卢湾区 徐汇区 长宁区 静安区 普陀区 闸北区 虹口区 杨浦区 闵行区 宝山区 嘉定区 浦东新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南汇区 奉贤区

县: 崇明县

江苏省

南京市: 市辖区 玄武区 白下区 秦淮区 建邺区 鼓楼区 下关区 浦口区 栖霞区 雨花台区 江宁区 六合区 溧水县 高淳县

无锡市: 市辖区 崇安区 南长区 北塘区 锡山区 惠山区 滨湖区 江阴市 宜兴市

徐州市: 市辖区 鼓楼区 云龙区 九里区 贾汪区 泉山区 丰 县 沛 县 铜山县 睢宁县 新沂市 邳州市

常州市: 市辖区 天宁区 钟楼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 武进区 溧阳市 金坛市

苏州市: 市辖区 沧浪区 平江区 金阊区 虎丘区 吴中区 相城区 常熟市 张家港市 昆山市 吴江市 太仓市

南通市: 市辖区 崇川区 港闸区 海安县 如东县 启东市 如皋市 通州市 海门市

连云港市: 市辖区 连云区 新浦区 海州区 赣榆县 东海县 灌云县 灌南县

淮安市: 市辖区 清河区 楚州区 淮阴区 清浦区 涟水县 洪泽县 盱眙县 金湖县

盐城市: 市辖区 亭湖区 盐都区 响水县 滨海县 阜宁县 射阳县 建湖县 东台市 大丰市

扬州市: 市辖区 广陵区 邗江区 郊 区 宝应县 仪征市 高邮市 江都市

镇江市: 市辖区 京口区 润州区 丹徒区 丹阳市 扬中市 句容市

泰州市: 市辖区 海陵区 高港区 兴化市 靖江市 泰兴市 姜堰市

宿迁市: 市辖区 宿城区 宿豫区 沭阳县 泗阳县 泗洪县

浙江省

杭州市: 市辖区 上城区 下城区 江干区 拱墅区 西湖区 滨江区 萧山区 余杭区 桐庐县 淳安县 建德市 富阳市 临安市

宁波市: 市辖区 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北仑区 镇海区 鄞州区 象山县 宁海县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温州市: 市辖区 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洞头县 永嘉县 平阳县 苍南县 文成县 泰顺县 瑞安市 乐清市

嘉兴市: 市辖区 秀城区 秀洲区 嘉善县 海盐县 海宁市 平湖市 桐乡市

湖州市: 市辖区 吴兴区 南浔区 德清县 长兴县 安吉县

绍兴市: 市辖区 越城区 绍兴县 新昌县 诸暨市 上虞市 嵊州市

金华市: 市辖区 婺城区 金东区 武义县 浦江县 磐安县 兰溪市 义乌市 东阳市 永康市

衢州市: 市辖区 柯城区 衢江区 常山县 开化县 龙游县 江山市

舟山市: 市辖区 定海区 普陀区 岱山县 嵊泗县

台州市: 市辖区 椒江区 黄岩区 路桥区 玉环县 三门县 天台县 仙居县 温岭市 临海市

丽水市: 市辖区 莲都区 青田县 缙云县 遂昌县 松阳县 云和县 庆元县 景宁畲族自治县 龙泉市

安徽省

合肥市: 市辖区 瑶海区 庐阳区 蜀山区 包河区 长丰县 肥东县 肥西县

芜湖市: 市辖区 镜湖区 马塘区 新芜区 鸠江区 芜湖县 繁昌县 南陵县

蚌埠市: 市辖区 龙子湖区 蚌山区 禹会区 淮上区 怀远县 五河县 固镇县

淮南市: 市辖区 大通区 田家庵区 谢家集区 八公山区 潘集区 凤台县

马鞍山市: 市辖区 金家庄区 花山区 雨山区 当涂县

淮北市: 市辖区 杜集区 相山区 烈山区 濉溪县

铜陵市: 市辖区 铜官山区 狮子山区 郊 区 铜陵县

安庆市: 市辖区 迎江区 大观区 郊 区 怀宁县 枞阳县 潜山县 太湖县 宿松县 望江县 岳西县 桐城市

黄山市: 市辖区 屯溪区 黄山区 徽州区 歙 县 休宁县 黟 县 祁门县

滁州市: 市辖区 琅琊区 南谯区 来安县 全椒县 定远县 凤阳县 天长市 明光市

阜阳市: 市辖区 颍州区 颍东区 颍泉区 临泉县 太和县 阜南县 颍上县 界首市

宿州市: 市辖区 墉桥区 砀山县 萧 县 灵璧县 泗 县

巢湖市: 市辖区 居巢区 庐江县 无为县 含山县 和 县

六安市: 市辖区 金安区 裕安区 寿 县 霍邱县 舒城县 金寨县 霍山县

亳州市: 市辖区 谯城区 涡阳县 蒙城县 利辛县

池州市: 市辖区 贵池区 东至县 石台县 青阳县

宣城市: 市辖区 宣州区 郎溪县 广德县 泾 县 绩溪县 旌德县 宁国市

福建省

福州市: 市辖区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马尾区 晋安区 闽侯县 连江县 罗源县 闽清县 永泰县 平潭县 福清市 长乐市

厦门市: 市辖区 思明区 海沧区 湖里区 集美区 同安区 翔安区

莆田市: 市辖区 城厢区 涵江区 荔城区 秀屿区 仙游县

三明市: 市辖区 梅列区 三元区 明溪县 清流县 宁化县 大田县 尤溪县 沙 县 将乐县 泰宁县 建宁县 永安市

泉州市: 市辖区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惠安县 安溪县 永春县 德化县 金门县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漳州市: 市辖区 芗城区 龙文区 云霄县 漳浦县 诏安县 长泰县 东山县 南靖县 平和县 华安县 龙海市

南平市: 市辖区 延平区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建阳市

龙岩市: 市辖区 新罗区 长汀县 永定县 上杭县 武平县 连城县 漳平市

宁德市: 市辖区 蕉城区 霞浦县 古田县 屏南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福安市 福鼎市

江西省

南昌市: 市辖区 东湖区 西湖区 青云谱区 湾里区 青山湖区 南昌县 新建县 安义县 进贤县

景德镇市: 市辖区 昌江区 珠山区 浮梁县 乐平市

萍乡市: 市辖区 安源区 湘东区 莲花县 上栗县 芦溪县

九江市: 市辖区 庐山区 浔阳区 九江县 武宁县 修水县 永修县 德安县 星子县 都昌县 湖口县 彭泽县 瑞昌市

新余市: 市辖区 渝水区 分宜县

鹰潭市: 市辖区 月湖区 余江县 贵溪市

赣州市: 市辖区 章贡区 赣 县 信丰县 大余县 上犹县 崇义县 安远县 龙南县 定南县 全南县 宁都县 于都县 兴国县 会昌县 寻乌县 石城县 瑞金市 南康市

吉安市: 市辖区 吉州区 青原区 吉安县 吉水县 峡江县 新干县 永丰县 泰和县 遂川县 万安县 安福县 永新县 井冈山市

宜春市: 市辖区 袁州区 奉新县 万载县 上高县 宜丰县 靖安县 铜鼓县 丰城市 樟树市 高安市

抚州市: 市辖区 临川区 南城县 黎川县 南丰县 崇仁县 乐安县 宜黄县 金溪县 资溪县 东乡县 广昌县

上饶市: 市辖区 信州区 上饶县 广丰县 玉山县 铅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余干县 鄱阳县 万年县 婺源县 德兴市

山东省

济南市: 市辖区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章丘市

青岛市: 市辖区 市南区 市北区 四方区 黄岛区 崂山区 李沧区 城阳区 胶州市 即墨市 平度市 胶南市 莱西市

淄博市: 市辖区 淄川区 张店区 博山区 临淄区 周村区 桓台县 高青县 沂源县

枣庄市: 市辖区 市中区 薛城区 峄城区 台儿庄区 山亭区 滕州市

东营市: 市辖区 东营区 河口区 垦利县 利津县 广饶县

烟台市: 市辖区 芝罘区 福山区 牟平区 莱山区 长岛县 龙口市 莱阳市 莱州市 蓬莱市 招远市 栖霞市 海阳市

潍坊市: 市辖区 潍城区 寒亭区 坊子区 奎文区 临朐县 昌乐县 青州市 诸城市 寿光市 安丘市 高密市 昌邑市

济宁市: 市辖区 市中区 任城区 微山县 鱼台县 金乡县 嘉祥县 汶上县 泗水县 梁山县 曲阜市 兖州市 邹城市

泰安市: 市辖区 泰山区 岱岳区 宁阳县 东平县 新泰市 肥城市

威海市: 市辖区 环翠区 文登市 荣成市 乳山市

日照市: 市辖区 东港区 岚山区 五莲县 莒 县

莱芜市: 市辖区 莱城区 钢城区

临沂市: 市辖区 兰山区 罗庄区 河东区 沂南县 郯城县 沂水县 苍山县 费 县 平邑县 莒南县 蒙阴县 临沭县

德州市: 市辖区 德城区 陵 县 宁津县 庆云县 临邑县 齐河县 平原县 夏津县 武城县 乐陵市 禹城市

聊城市: 市辖区 东昌府区 阳谷县 莘 县 茌平县 东阿县 冠 县 高唐县 临清市

滨州市: 市辖区 滨城区 惠民县 阳信县 无棣县 沾化县 博兴县 邹平县

荷泽市: 市辖区 牡丹区 曹 县 单 县 成武县 巨野县 郓城县 鄄城县 定陶县 东明县

河南省

郑州市: 市辖区 中原区 二七区 管城回族区 金水区 上街区 邙山区 中牟县 巩义市 荥阳市 新密市 新郑市 登封市

开封市: 市辖区 龙亭区 顺河回族区 鼓楼区 南关区 郊 区 杞 县 通许县 尉氏县 开封县 兰考县

洛阳市: 市辖区 老城区 西工区 廛河回族区 涧西区 吉利区 洛龙区 孟津县 新安县 栾川县 嵩 县 汝阳县 宜阳县 洛宁县 伊川县 偃师市

平顶山市: 市辖区 新华区 卫东区 石龙区 湛河区 宝丰县 叶 县 鲁山县 郏 县 舞钢市 汝州市

安阳市: 市辖区 文峰区 北关区 殷都区 龙安区 安阳县 汤阴县 滑 县 内黄县 林州市

鹤壁市: 市辖区 鹤山区 山城区 淇滨区 浚 县 淇 县

新乡市: 市辖区 红旗区 卫滨区 凤泉区 牧野区 新乡县 获嘉县 原阳县 延津县 封丘县 长垣县 卫辉市 辉县市

焦作市: 市辖区 解放区 中站区 马村区 山阳区 修武县 博爱县 武陟县 温 县 济源市 沁阳市 孟州市

濮阳市: 市辖区 华龙区 清丰县 南乐县 范 县 台前县 濮阳县

许昌市: 市辖区 魏都区 许昌县 鄢陵县 襄城县 禹州市 长葛市

漯河市: 市辖区 源汇区 郾城区 召陵区 舞阳县 临颍县

三门峡市: 市辖区 湖滨区 渑池县 陕 县 卢氏县 义马市 灵宝市

南阳市: 市辖区 宛城区 卧龙区 南召县 方城县 西峡县 镇平县 内乡县 淅川县 社旗县 唐河县 新野县 桐柏县 邓州市

商丘市: 市辖区 梁园区 睢阳区 民权县 睢 县 宁陵县 柘城县 虞城县 夏邑县 永城市

信阳市: 市辖区 师河区 平桥区 罗山县 光山县 新 县 商城县 固始县 潢川县 淮滨县 息 县

周口市: 市辖区 川汇区 扶沟县 西华县 商水县 沈丘县 郸城县 淮阳县 太康县 鹿邑县 项城市

驻马店市: 市辖区 驿城区 西平县 上蔡县 平舆县 正阳县 确山县 泌阳县 汝南县 遂平县 新蔡县

湖北省

武汉市: 市辖区 江岸区 江汉区 乔口区 汉阳区 武昌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区 汉南区 蔡甸区 江夏区 黄陂区 新洲区

黄石市: 市辖区 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 下陆区 铁山区 阳新县 大冶市

十堰市: 市辖区 茅箭区 张湾区 郧 县 郧西县 竹山县 竹溪县 房 县 丹江口市

宜昌市: 市辖区 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 远安县 兴山县 秭归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宜都市 当阳市 枝江市 襄樊市: 市辖区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 南漳县 谷城县 保康县 老河口市 枣阳市 宜城市

鄂州市: 市辖区 梁子湖区 华容区 鄂城区

荆门市: 市辖区 东宝区 掇刀区 京山县 沙洋县 钟祥市

孝感市: 市辖区 孝南区 孝昌县 大悟县 云梦县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荆州市: 市辖区 沙市区 荆州区 公安县 监利县 江陵县 石首市 洪湖市 松滋市

黄冈市: 市辖区 黄州区 团风县 红安县 罗田县 英山县 浠水县 蕲春县 黄梅县 麻城市 武穴市

咸宁市: 市辖区 咸安区 嘉鱼县 通城县 崇阳县 通山县 赤壁市

随州市: 市辖区 曾都区 广水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 巴东县 宣恩县 咸丰县 来凤县 鹤峰县

省直辖行政单位: 仙桃市 潜江市 天门市 神农架林区

湖南省

长沙市: 市辖区 芙蓉区 天心区 岳麓区 开福区 雨花区 长沙县 望城县 宁乡县 浏阳市

株洲市: 市辖区 荷塘区 芦淞区 石峰区 天元区 株洲县 攸 县 茶陵县 炎陵县 醴陵市

湘潭市: 市辖区 雨湖区 岳塘区 湘潭县 湘乡市 韶山市

衡阳市: 市辖区 珠晖区 雁峰区 石鼓区 蒸湘区 南岳区 衡阳县 衡南县 衡山县 衡东县 祁东县 耒阳市 常宁市

邵阳市: 市辖区 双清区 大祥区 北塔区 邵东县 新邵县 邵阳县 隆回县 洞口县 绥宁县 新宁县 城步苗族自治县 武冈市

岳阳市: 市辖区 岳阳楼区 云溪区 君山区 岳阳县 华容县 湘阴县 平江县 汨罗市 临湘市

常德市: 市辖区 武陵区 鼎城区 安乡县 汉寿县 澧 县 临澧县 桃源县 石门县 津市市

张家界市: 市辖区 永定区 武陵源区 慈利县 桑植县

益阳市: 市辖区 资阳区 赫山区 南 县 桃江县 安化县 沅江市

郴州市: 市辖区 北湖区 苏仙区 桂阳县 宜章县 永兴县 嘉禾县 临武县 汝城县 桂东县 安仁县 资兴市

永州市: 市辖区 芝山区 冷水滩区 祁阳县 东安县 双牌县 道 县 江永县 宁远县 蓝山县 新田县 江华瑶族自治县

怀化市: 市辖区 鹤城区 中方县 沅陵县 辰溪县 溆浦县 会同县 麻阳苗族自治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 芷江侗族自治县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 通道侗族自治县 洪江市

娄底市: 市辖区 娄星区 双峰县 新化县 冷水江市 涟源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吉首市 泸溪县 凤凰县 花垣县 保靖县 古丈县 永顺县 龙山县

广东省

广州市: 市辖区 东山区 荔湾区 越秀区 海珠区 天河区 芳村区 白云区 黄埔区 番禺区 花都区 增城市 从化市

韶关市: 市辖区 武江区 浈江区 曲江区 始兴县 仁化县 翁源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 新丰县 乐昌市 南雄市

深圳市: 市辖区 罗湖区 福田区 南山区 宝安区 龙岗区 盐田区

珠海市: 市辖区 香洲区 斗门区 金湾区

汕头市: 市辖区 龙湖区 金平区 濠江区 潮阳区 潮南区 澄海区 南澳县

佛山市: 市辖区 禅城区 南海区 顺德区 三水区 高明区

江门市: 市辖区 蓬江区 江海区 新会区 台山市 开平市 鹤山市 恩平市

湛江市: 市辖区 赤坎区 霞山区 坡头区 麻章区 遂溪县 徐闻县 廉江市 雷州市 吴川市

茂名市: 市辖区 茂南区 茂港区 电白县 高州市 化州市 信宜市

肇庆市: 市辖区 端州区 鼎湖区 广宁县 怀集县 封开县 德庆县 高要市 四会市

惠州市: 市辖区 惠城区 惠阳区 博罗县 惠东县 龙门县

梅州市: 市辖区 梅江区 梅 县 大埔县 丰顺县 五华县 平远县 蕉岭县 兴宁市

汕尾市: 市辖区 城 区 海丰县 陆河县 陆丰市

河源市: 市辖区 源城区 紫金县 龙川县 连平县 和平县 东源县

阳江市: 市辖区 江城区 阳西县 阳东县 阳春市

清远市: 市辖区 清城区 佛冈县 阳山县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 清新县 英德市 连州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市辖区 湘桥区 潮安县 饶平县

揭阳市: 市辖区 榕城区 揭东县 揭西县 惠来县 普宁市

云浮市: 市辖区 云城区 新兴县 郁南县 云安县 罗定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市辖区 兴宁区 青秀区 江南区 西乡塘区 良庆区 邕宁区 武鸣县 隆安县 马山县 上林县 宾阳县 横 县

柳州市: 市辖区 城中区 鱼峰区 柳南区 柳北区 柳江县 柳城县 鹿寨县 融安县 融水苗族自治县 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 市辖区 秀峰区 叠彩区 象山区 七星区 雁山区 阳朔县 临桂县 灵川县 全州县 兴安县 永福县 灌阳县 龙胜各族自治县 资源县 平乐县 荔蒲县 恭城瑶族自治县

梧州市: 市辖区 万秀区 蝶山区 长洲区 苍梧县 藤 县 蒙山县 岑溪市

北海市: 市辖区 海城区 银海区 铁山港区 合浦县

防城港市: 市辖区 港口区 防城区 上思县 东兴市

钦州市: 市辖区 钦南区 钦北区 灵山县 浦北县

贵港市: 市辖区 港北区 港南区 覃塘区 平南县 桂平市

玉林市: 市辖区 玉州区 容 县 陆川县 博白县 兴业县 北流市

百色市: 市辖区 右江区 田阳县 田东县 平果县 德保县 靖西县 那坡县 凌云县 乐业县 田林县 西林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

贺州市: 市辖区 八步区 昭平县 钟山县 富川瑶族自治县

河池市: 市辖区 金城江区 南丹县 天峨县 凤山县 东兰县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 都安瑶族自治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 宜州市

来宾市: 市辖区 兴宾区 忻城县 象州县 武宣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 合山市

崇左市: 市辖区 江洲区 扶绥县 宁明县 龙州县 大新县 天等县 凭祥市

海南省

海口市: 市辖区 秀英区 龙华区 琼山区 美兰区

三亚市: 市辖区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五指山市 琼海市 儋州市 文昌市 万宁市 东方市 定安县 屯昌县 澄迈县 临高县 白沙黎族自治县 昌江黎族自治县 乐东黎族自治县 陵水黎族自治县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西沙群岛 南沙群岛 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重庆市

市辖区: 万州区 涪陵区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万盛区 双桥区 渝北区 巴南区 黔江区 长寿区

县: 綦江县 潼南县 铜梁县 大足县 荣昌县 璧山县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武隆县 忠 县 开 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市: 江津市 合川市 永川市 南川市

后面还有可惜百度有字数限制。。。。。。

朱凌荻驹柯站蒴友店记船耀谅昉璀菁竹济栋连录

关于宝应永明疏通和宝应县管道疏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宝应县疏通下水道堵塞(宝应疏通下水道电话) 下一篇:没有了